杨勇出生于1913年,1930年17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开国上将中入党时间相对较晚。其革命资历在红军时期并不突出,主要在彭德怀指挥的红3军团担任职务,最初任宣传队长,后晋升为第4师10团政委,该师由彭雪枫任师长、黄克诚任政委。长征结束后,红1军团与红3军团整编,杨勇被任命为新的红1军团4师政委,至此在土地革命后期成为红军师级指挥员。虽然杨勇在红军时期的职务级别不高,但由于长期在主力部队红3军团工作,他仍可视为该部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勇被任命为115师343旅686团副团长,该团由李天佑上将担任团长职务。平型关战役结束后,他升任团长并兼任政委。随着115师向山东地区挺进,杨勇出任独立旅旅长,与萧华、苏振华等共同开展鲁西根据地的创建工作。此后鲁西军区与冀鲁豫军区合并组建新的冀鲁豫军区,他担任副司令员职务。赴延安学习归来后,他继续担任这一职务直至抗战胜利,随后冀鲁豫军区被整编入晋冀鲁豫军区。值得注意的是,在抗战时期杨勇经历了从红一方面军到红四方面军体系的转变,这一调整对其军旅生涯具有关键意义。
在解放战争开始阶段,冀鲁豫军区的主力部队被整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和第7纵队,分别由杨得志和杨勇担任司令员。杨勇在战争初期就承担了主力纵队指挥重任。原计划调往东北的第1纵队最终留在晋察冀地区,1946年底归建后与第7纵队合并,由于杨得志继续留在晋察冀,合并后的第1纵队由杨勇统领,他由此成为冀鲁豫军区在中原野战军的主要代表。这支由杨勇指挥的部队先后参与了解放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军事行动和豫东战役,并在淮海战役中参加了围歼黄维兵团的双堆集战斗。1949年年初第二野战军组建时,杨勇出任第5兵团司令员,下辖第16、17、18三个军,兵团政委由苏振华担任。完成渡江作战后,杨勇指挥部队解放了江西省部分城镇,随后向西推进,成功占领贵州,继而从南部进入四川参与了解放成都的战役。
新中国成立初期,杨勇被任命为贵州省军区首任司令员。1953年他赴朝参战,次年晋升为志愿军副司令员。1955年他正式出任志愿军司令员并获授上将军衔,三年后奉调回国接掌北京军区,这些重要职务的任命充分彰显了组织对其能力的认可。此后他更晋升为副总参谋长,在开国上将群体中跻身副国级领导行列,成就斐然。作为邓政委最为倚重的军事将领之一,杨勇在军界享有崇高地位。
在第二野战军组建初期仅设三个兵团编制的情况下,杨勇虽非资历最深的将领,却凭借其跨越多个作战单位的任职经历,最终被任命为第五兵团首任司令员。这一人事安排的具体考量因素值得深入探讨。
杨勇完全具备担任兵团司令员的资格条件,其正兵团级职务也符合授予上将军衔的标准。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以下若干重要因素:首先,从资历层面来看...
从派系背景来看,杨勇作为红3军团的核心成员,属于红一方面军体系。尽管第二野战军主要由红四方面军人员构成,但红一方面军的干部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在长征期间,杨勇先后担任主力团政委和整编后的红4师政委,这使他成为二野内部红一方面军派系的典型代表。值得注意的是,若非杨得志调往晋察冀军区工作,其本有可能出任第5兵团司令员一职。考虑到王宏坤、陈再道等主要将领均出身红四方面军,选择杨勇担任该职务显然是最为妥当的安排。
从历史沿革来看,第二野战军的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该部队主要由太行、太岳、冀鲁豫和冀南四大军区力量组成。其中陈赓领导的第四兵团源自太岳军区,第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则代表太行军区。原冀南军区负责人陈再道留守河南军区担任司令员职务,杨得志调往晋察冀军区。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代表冀鲁豫军区出任第五兵团司令员的,仅有曾担任第七纵队和新一纵队指挥员的杨勇。
从职务安排来看,二野其他主要将领或已另有任用,或受限于资历条件。宋任穷被调任三野担任副政委,陈再道则出任河南省军区司令员。王近山作为太岳根据地出身的将领,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组建时仅为6纵副司令员,资历较杨勇稍浅,加之因伤未能参与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军事行动。杜义德同样受限于资历因素,且在解放战争及建国后长期担任政委职务。具备兵团司令员资历的王宏坤,战争初期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员兼6纵司令员,但在千里跃进大别山期间转任江汉军区司令员,建国后出任湖北省军区首任司令员,因此未能担任兵团司令员职务。
杨勇的军事生涯展现出卓越的发展速度与显著战功,其领导的冀鲁豫军区部队在第二野战军中占据重要地位。尽管1930年才加入党组织,但仅用四年时间他就从基层战士晋升为红军主力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他不仅参与平型关战役,还跟随115师主力转战山东,成功创建鲁西军区。解放战争期间,杨勇在挺进大别山和淮海战役中均建立重要功勋。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野战军下属的16军、17军和18军均由冀鲁豫军区部队发展而来,该军区战功最为突出,作为其杰出代表的杨勇自然成为统率这三个军组成的兵团的最佳司令员人选。
综合分析表明,在"三阳开泰"的杰出将领中,杨勇的军事生涯呈现出独特特点。与担任大军区司令员长达25年的杨得志相比,或与多次主持总参谋部工作的杨成武相较,杨勇作为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司令员,其卓越的军政才能完全符合这一重要职务的要求。